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新西兰卫生局表示,该阳性病例是一名居住在奥克兰的成年人。其在海外被感染,但入境新西兰后才具有传染性。
卫生局称,在2月5日星期日至2月11日星期六的一星期内发生多次麻疹暴露事件,可能已经传染他人。
而在此之前,世卫组织已经认定新西兰麻疹疫情“清零”。
2019年,新西兰曾爆发过一次麻疹疫情。卫生部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0年初,新西兰麻疹确诊病例达到2193例,其中1736例在奥克兰地区。
麻疹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潜在严重性疾病,对于免疫力低下的新西兰儿童,麻疹死亡率更是超过50%。如果麻疹疫情在新西兰再次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不仅是新西兰,在世界范围内,一些我们听过或没听过的病毒也正在蔓延……
无法治愈的病毒再现
致死率高达88%!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确认赤道几内亚首次爆发马尔堡病毒。WHO表示,这种与埃博拉病毒相关的病毒已经在这个西非小国造成了至少9人死亡。
在一份声明中,联合国卫生机构证实,在上周赤道几内亚卫生官员发出警报后,其样本被送往塞内加尔的一个实验室,以确定导致该疾病的原因。
WHO表示,目前有9人死亡,16个疑似病例,症状包括发烧、疲劳、腹泻和呕吐。
WHO正派遣医疗专家,帮助赤道几内亚阻止疫情爆发,并且为数百名工人送去了保护设备。
如果不进行治疗,马尔堡病毒的死亡率高达88%!在2004年安哥拉的一次爆发中,马尔堡病毒造成252名感染者中的90%死亡。
更糟糕的是,WHO表示,目前尚无已批准的,用于治疗马尔堡病毒的疫苗或抗病毒疗法!不过补液治疗可以其减轻感染症状,提高生存的机会。
H5N1禽流感已蔓延至哺乳动物
人类,会是下一个吗?
H5N1病毒,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在野生鸟类和家禽中广泛传播已有25年。
但是自2021年以来,H5N1病毒势头迅猛,蔓延至除澳大利亚和南极洲以外的每个大陆。
目前,全世界约有50亿只禽鸟死于H5N1禽流感——仅在美国就有超过5800万禽鸟在过去一年中死亡。
更让人细思则恐是,最近频频有报告显示,这种病毒已经蔓延到了哺乳动物身上……
自2021年1月以来,在哺乳动物中爆发了186起H5N1疫情,影响了17个物种,包括狐狸、水獭、海豹、熊、美洲狮、臭鼬等。
尽管名称为“流感”,但高致病性禽流感毒株不仅会引起呼吸道疾病,还会影响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大脑。
令人担忧的是,如果H5N1在哺乳动物中流行,它可能会发生变异并更广泛地传播给人类。
不过据世界卫生组织称,到目前为止,H5N1对人类的风险很低,自2003年以来,该组织共记录了868例病例和457例死亡病例。
虽然病例数不多,但这个超过一半的死亡率,是不是有点过高了?!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发出警告说,人类必须为可能发生的人感染禽流感大流行作好应对准备。
如果说,上面的这些都只是“天灾”,最近发生的一些“人祸”也在将我们推向“地狱模式”……
日本将向太平洋排放福岛核废水
预计排放时间长达30年
今年2月13日,日本政府宣布,“今年春夏之际”开始向海洋排放经处理过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内130万吨的核污染水。
据悉,今年第一季度日本将向太平洋排放至少40万吨核污染水。
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后,曾多次爆炸
福岛核污染水包含60多种放射性物质,而且预计排放时间长达30年之久。
据了解,东电目前保管着约130万吨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水,相当于约500个奥运会比赛用游泳池的水量,经过技术手段稀释后,最终实际排放将远超130万吨!
从公布的最新数据看,核废水里7种与核有关、具有放射性的主要元素经过二次处理都降到了较低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核废水里有一种叫做“氚”的元素,它在大自然中是以气态存在的。
尽管只有大量吸入氚才会对人体有害。但需要注意的是,被氚标记的生物活性物质会被人体细胞用于细胞代谢,造成直接的内照射 ,从而严重危害吸入者的健康。
此外,含有氚的核废水是否会对海洋生物造成伤害,也是一个未知数。
根据洋流走向大致分析,核废水影响的可能不仅有日本,还有沿太平洋的国家或地区。
福岛大致位于上图日本暖流、千岛寒流和北太平洋暖流的三条线交汇处,图片来源:学霸网
核废水排出后会在整个北太平洋循环,逐渐被稀释,沿岸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约10亿人口将被“核海”包围……
有专家模拟了核污水在海中扩散后的效果,扩散速度之快触目惊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海洋环境、生态系统、各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无法想象……
而在地球的另一端,最近发生的一起意外,也震惊了全球。
美国火车脱轨致氯乙烯泄露
毒云漫天,堪比灾难电影!
当地时间2月3日,一列运载危险化学物质氯乙烯的诺福克南方列车,在美国俄亥俄州脱轨后引发火灾。
根据当地居民拍摄画面显示,事故现场火光冲天、浓烟弥漫,散到附近小镇。
据悉,氯乙烯是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1类致癌物,长期吸入可能会引发脑癌、肺癌和一些血癌。
点燃后的氯乙烯会生成毒性更强的“二噁英”,随着空气散开后,必然会造成威胁。
如果氯乙烯完全燃烧,会产生氯化氢,二氧化碳和水。大量的氯化氢渗入土地,溶解在水中,形成盐酸,将导致土地酸化,极大地影响本地今后的农牧业发展。
媒体报道称,爆炸所带来的“强致癌物”在这两天内或已随雨水蔓延,污染了周边大量土地,空气、水。
根据当地居民拍摄的照片显示,一些动物也开始突然死亡或生病。
一些居民表示,他们已经出现头痛和恶心的症状。
俄亥俄州危险材料专家 对媒体表示,此次事故相当于是“用化学物质毁了一个小镇”。
他表示,在5到20年后,当地人中可能会出现大批癌症患者……
曾经我们以为生活会一直平静,
直到2020年迎来了新冠疫情。
曾经我们以为新冠后是世界末日,
直到2023年已变得有些麻木。
2023年已经过去了近50天,
现在看来,这个开局并不是很好,
甚至隐隐约约嗅到了“地狱模式”的味道。
但也有人说,
或许这将是未来最好的一年。
无论如何,2023,活着就好。
看视频
核废料桶里有什么 核电站用完的核废料最后都去哪了?会威胁人类安全吗?
核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在人们生活中占据了一席重要的地位。所有规模化应用的核电站,全都是通过重核裂变的链式反应来提供能量的,其中压水反应堆核电站占了核电站的六成以上,发电原理非常简单:依靠核反应释放大量的能量,将核能转变成水的热能,再通过二回路的水变成饱和水蒸气,水蒸气通过汽轮机将热能转变成机械能,最后机械能带动发电机,将电力传送到千家万户。整个过程可以说是安全无害的,但是相信不少人有疑问,核反应堆中的核废料用完最后到哪里去了呢?会影响人们的安全吗?
核废料的主要成分是铀238和钍232包括反应中未烧完和生成的易裂变元素,钚239和镎、镅、锔等超铀元素,人体接触这些放射性元素超过正常的辐射剂量,电离辐射将会破坏人体细胞中DNA的双螺旋结构,使碱基丢失损坏。如果接受辐射剂量不大,那么细胞自身具有修复机制;但如果辐射量非常大,将会直接使蛋白质变性,染色体畸变,甚至使DNA复制所需要的解旋酶和聚合酶变性,那么正常的体细胞将无法复制,细胞只会老化而无法新生,皮肤将会产生不可逆转的溃烂,所以接受大剂量辐射的人都需要截肢,可谓是相当可怕了!那么下面来看看全球处理核废料的几种方法吧!
化学反应无法缩减核废料的放射周期,因此中高放射性核废料的处理以地质掩埋为主,为了降低放射性核废料随地下水扩散,中国选址主要是西北部一些气候干旱,人烟稀少,降雨量少的地区,例如甘肃北山核废料处置库。核废料首先会混入玻璃材料,然后装入可屏蔽辐射的圆柱形金属桶中,转为一种长期稳定并且不会降解的固体,这样就不会因为降解时产生热量而将金属桶涨破导致核泄漏。
核废料的外筒需要用油漆刷成醒目的黄色,标注上警示语,目的是为了告诉在几万年以后的人类,远离这些物品,然后再掩埋到地底500米到1000米的深度。这种方法适用于国土面积较大的国家,也是目前最安全的方法。这些中高放射性的核废料处理原则就是要保证10万年安然无恙,等到10万年以后,核废料中的放射性元素都已经衰变成不具有放射性的物质,或者是放射性非常低的物质,就可以保证安全。
对于一些低放射性的核废料,部分国家选择将它们永久沉入4000米以下的深海底部,海床底部的土质厚实容易吸收放射性物质,制作方法当然也和中高放射性核废料的方法一样,都是采用罐装的形式。原则上是至少检测300年的时间,下图中的红点就是国际指定的核废料海洋投放点。
“土葬”和“海葬”是最主要的两种核废料处理方式,除了这两种方式,有科学家提出将中高放射性核废料运往月球,将月球作为安置点或者将核废料送入太阳中,这样就不会对人类造成威胁。但有一个问题,火箭如果发射失败爆炸了,至少上亿人将受到牵连,这个方法显然行不通。
另一种提议是利用冰冻法将核废料封锁在熔点较高的金属容器内部,再将金属容器放置在两极,由于核废料会释放大量的热量,冰面会逐渐融化,装有核废料的容器便会沉入冰底,由于气温原因,冰面又会重新冻结,这样核废料就会一直被封锁在冰底,与世隔绝。但考虑到冰川移动的问题,核废料可能会飘离两极,还是有很大的风险。
核废料的处理在国际上一直是个大难题,从开始选址到地质掩埋,每个国家平均至少需要花费40年的时间,地球的土地资源毕竟有限,处理核废料对选址要求也高,在未来20年内全球可能面临土地资源告急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