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4日讯 昨天是第29个“世界读书日”,世界读书日以节日的形式,让人们向健康、高尚、纯粹的生活方式回归,向那些为人类开拓了自由、丰富的精神世界的伟人致敬。昨晚,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闪电会客厅》邀请到了两位嘉宾,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作协中国诗歌网“蓝V”诗人杨东篱,济南新华书店营销部主任、济南新华书店 “闫讲读书会”主讲人闫龙,一起畅聊如何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对于杨东篱来说,跟阅读之间的密切关系的养成主要得益于其成长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的时代背景。就家庭环境来说,父母都很喜欢读书,有着很规律的阅读习惯。就时代背景来说,杨东篱所处的年龄段,小时候很难买到现在孩子唾手可得的丰富多样的玩具,家里有什么就玩什么,家里由于父母职业的缘故就是书多,举目可及、触手可及的都是书。
对于闫龙来说,和书结缘最早是喜欢背诗,后来通过古诗词认识历史人物,慢慢就开始读历史文学类的书籍;后来又在俄罗斯留学,读书氛围一直有;再后来来到书店工作,又有得天独厚的阅读环境。
杨东篱从人文情怀、独立思考、自由创造三方面来给大家讲解了读书带给人的收获。闫龙认为,读书可以提高写作水平,可以开阔视野,可以陶冶情操。
昨天,第二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发布,数字化阅读成为关键。
杨东篱认为,数字化阅读和纸质阅读的阅读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阅读纸质版更容易从整体上把握书籍内容,也更容易产生深度思考。不过,数字阅读也有自己的特点,它可能在把握内容上要更碎片化,对书籍内容的理解也更平面化,但它会更有助于在书籍的各种内容要素间产生感性的联系,激发阅读者对书籍内容的直觉感悟,有助于禅宗顿悟的发生,会产生很多点评式的灵感。在某种意义上,数字阅读重塑了中国古典的诗性阅读方式。
闫龙是“闫讲读书会”主讲人,在过去的183期读书会中,就有孩子因为他的读书会喜欢上读书,并且是坚持下来,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对于碎片化阅读时代,如何培养阅读习惯?杨东篱认为,如何培养阅读习惯跟使用什么样的阅读方法是密切相关的。当今的时代有许多称谓,碎片化时代、加速时代、数字化时代等,无论哪种称谓都体现出这个时代对阅读在大块时间上的分割。时代是不可逆的,因此,传统的阅读方法是受冲击的,尤其是那种逐字逐句阅读的方法。他认为,在碎片化阅读时代,还是采用先宏观浏览对内容主题有大概的了解,再回看细节的方法较好,这样即使对一本书的阅读在时间上碎片化会遗忘某些细节,但因为对主题和内容都有了大概的了解,那些遗忘的细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被记起,即使记不起,至少也不影响对书的整体把握和理解。要在碎片化时代培养阅读习惯,就要养成对书籍内容迅速整体把握的能力,这种能力就需要在海量阅读中培养,无时无刻不阅读。手机的便携式阅读,培养了对文字通过本能即可理解的能力。
闫龙认为要广泛涉猎,考察追问,认真思索,在踏实践行中培养阅读习惯。
当天,两位嘉宾也给青少年和成年人推荐了几本书。杨东篱推荐了司马迁的《史记》,这是中国人文学术的鼻祖,是史学著作,也是文学著作,分类细致,通俗易懂;《上下五千年》新时代版,去年刚由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史学权威专家写给青少年的通俗通史读物,涵盖了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历史事件;赫拉利的《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有着深刻的思想视角,视野开阔,文字精练通俗;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荷马史诗》、莎士比亚四大悲剧、雨果的《悲惨世界》、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梭罗的《瓦尔登湖》、泰戈尔的《飞鸟集》,这些经典的小说、戏剧、散文、诗歌会让人深刻感受人性在各个方面的极致状态,领略到人类极致深度的思想和精神在感性层面最优美最有境界的表达。《苏菲的世界》,由挪威哲学教师贾德以少女苏菲的视角写作的西方哲学史,是全世界阅读哲学首选的入门书籍。闫龙推荐了《中国字,中国人》 《翦商》 《激荡四十年》。
读书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把阅读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多花一些时间静心读书、静心思考,会让人生之路变得更加开阔。
闪电新闻记者 郭振茹 朱文超 报道
餐饮创业共享厨房方案 把共享经济搬到厨房里能否造就全世界最大的“餐馆”?
如今共享经济造就了全世界最大的出行公司——UBER,和全世界最大的短租平台——。今年共享经济也朝着美食走来。美食共享经济的模式正在起步最典型的模式就是以C2C为代表的共享厨房模式。虽然这种餐饮O2O类型广义上还属于外卖类别,但实质上确是以共享经济为内核。本文将对已共享经济为模式的家庭厨房进行分析。
C2C为代表的共享厨房模式目前在市场中具有代表性的三家企业分别是:回家吃饭、妈妈的菜和蹭饭,实际上,看好共享厨房经济模式的并非只有他们三家公司,据笔者统计市面上有不下10家公司进入这一领域创业。
他们采用家庭厨房+外卖的模式,属于基于地理定位、共享身边美食的O2O平台。这种平台致力于挖掘社区里的美食达人,利用他们的闲置时间,以外卖配送、上门自取等多种方式,为忙碌的上班族提供安心可口的家常菜,解决对健康饮食的需求与富余生产力的对接问题。
共享经济家庭厨房模式解析
把闲置在家的家庭厨房和家厨资源进行盘活,为周边的用户提供家厨外卖服务。平台大多采用线上预定,线下到家吃饭+特定距离内送外卖的模式,可以满足上班族到家体验,或者在家享受外卖的两种体验需求。顾客只需要在app上下单,就会有专门的快递人员送上家里厨房做出的饭菜。
通常,类似于回家吃饭的C2C共享家庭厨房平台有两个入口,一个入口用来入驻平台的家庭厨师,另一个入口则提供给订餐者订餐。凡是有空闲时间、热爱烹饪且乐于分享的人,都可以免费在App上开自己的家庭厨房;而没时间做饭又想吃到家常菜的人,则可以通过App预订附近家庭厨房的各类特色美食。
以回家吃饭为案例,我们具体分析一下他们的营销模式以及覆盖区域。在私厨共享经济模式中,回家吃饭是目前这种模式中流量较大的,也是补贴力度最大的企业。例如目前推送的福利有:用户注册即送20元餐券、分享给朋友对方获35元餐券、分享者再获10元餐券、推荐厨房上线开店获得高额奖励等福利。但目前这种模式的平台主要的竞争方式并非是靠补贴,而更多的是靠地推和口口相传。
回家吃饭目前覆盖的区域面向整个北京城,不仅包括工作写字楼,还包括人口集中的居住区。家庭厨房每天最多可以接30单,食客最晚需提前两个小时预订午餐或者晚餐,顾客不仅可以选择上门取餐、外卖送餐还可以在选择堂食。
模式优势
这种模式一方面,基于共享经济原则,盘活闲置家庭厨房和闲置人力资源,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家厨外卖不同于外卖,属于小批量的生产,经过的平台方的严格筛选,和家庭厨师的个人筛选在味道上普遍领先于大众餐饮市场的快餐外卖。此外,多场景的用餐选择,使私厨共享经济具有陌生人社交属性,在外卖市场足够大的前提下,对家厨的利益驱动可以足够强,让这个产品具有更多的活力和商业想象空间。
瓶颈
首先是家庭厨房资质认定难。资质认定一直是很多领域共享经济模式面临的困境。正如专车一直不被认定合法一样,家庭厨房因为生产环境的局限性,相关的餐饮生产许可证和资质很难得到许可,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
其次,小批量的生产模式难以满足大规模的市场需求。因厨房端都是由一家一家的小厨房组成,未来很难形成规模化和标准化效益满足市场需求,存在供给不足的可能。例如,外卖平台可以随时订餐,但家庭厨房必须要提前两个小时以上,以便家厨端准备原料和烹饪,这就导致该模式无法应对规模化生产。
再次,物流难题。因为快递是有第三方平台和厨房自送两种配送方式,有时候订单量较大,难以保证准时送达从而降低了消费者的用餐体验。
最后,安全问题存在隐患。因家庭厨房端属于个人控制,提供菜品的厨房端的配合程度、时间的稳定性和菜的口味都很难把控。除了要求家庭厨师持有健康证和进行简单培训外,其他几乎全凭自律。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也很难维护自身权益。
目前这种以共享经济为基础的家庭厨房还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主要还是处于用户培养阶段。只有当流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上的时候,才会考虑商业模式的问题。
其实,就像拼车无法替代出租车一样,家庭厨房O2O也不可能替代餐馆,双方需在竞争中找到各自位置,实现互补发展。就目前来看,共同营造市场、培养用户习惯是共享经济厨房平台所需要努力的事情,而后的商业模式是否成立都有待于市场的检验。